來源:中國貿易報 作者:本報記者 錢顏 2023-08-16 09:19:48
為更好維護保障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建立“優化營商網絡環境”長效工作機制,中央網信辦近日印發《網站平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兑幏丁分赋?,網站平臺應當按照依法依約、分級分類、限時辦結的原則,快速準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
《規范》明確,網站平臺應當重點受理處置以下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混淆企業主體身份的仿冒性信息;影響公眾公正評判的誤導性信息;不符合企業客觀實際的謠言性信息;貶損丑化企業或企業家的侮辱性信息;侵害企業家個人隱私的泄密性信息;其他惡意干擾企業正常經營發展的信息。
《規范》要求,針對事實清楚、舉證充分的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網站平臺應當采取刪除或同等效果的處置措施。網站平臺及相關從業人員不得濫用舉報處置權利,嚴禁實施有償刪帖、人情刪帖等違法違規行為,嚴禁利用舉報處置權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網站平臺應當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嚴格工作流程,規范層級把關,強化內部監督,確保依法依規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
營商網絡環境是企業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網上針對企業和企業家,特別是針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各類虛假不實信息時有出現,損害企業品牌形象,侵害企業家合法權益,甚至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導致企業蒙受經濟損失,企業家遭受名譽侵害。
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穎告訴記者,如果自媒體從業者借社會熱點事件編造傳播網絡謠言,詆毀企業品牌形象,或收取費用惡意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蹭熱度”“帶節奏”,并達到擾亂網絡空間和社會公共秩序的程度,不僅涉嫌違反《網絡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罪、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等犯罪?!兑幏丁返膶嵤娬{了平臺的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被侵權人涉企網絡侵權信息通知后,應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如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此前,人民法院通過“積極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強調運用禁令,及時制止造謠中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侵權行為來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并強調,針對民營企業內部人員犯罪,損害企業合法權益,影響企業創新發展的情形,需要兼顧內部治理與外部生產經營活動運行?!兑幏丁诽岢?,網站平臺受理涉股東、高管、子公司、業務合作伙伴等企業利益相關方的網絡侵權信息舉報,研判認為有必要采取相應處置措施的,應當報請省級網信部門審核。對重大事項,報中央網信辦相關司局審核。
記者觀察到,新浪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知乎等多家知名網絡平臺已經開設“涉企虛假不實信息舉報專區”,為用戶提供了明晰的舉報指引,以更好地推動涉企虛假不實信息和侵犯企業家權益信息內容的治理,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維護良好的平臺秩序。
“平臺應合法合規履行主體責任,為廣大用戶營造健康、綠色的上網環境,共同護航民營企業正當經營,維護正當市場秩序,營造健康的網絡空間?!标惙f說。